年份:1973
评分:8.8
地区:意大利|法国
播放:624
导演:费德里科·费
编剧:费德里科·费
片头尘菌飘来,预示着春天来了。片尾尘菌又飘来了,另一个春天也如期而至。母亲走了,葛拉迪斯卡也随丈夫去他乡了,而我却宁愿不要散场。答复举报藤原诚 2020年11月21日
费里尼曾说:“一个人所能做的纪录,永远是,也只能是对他自己的纪录”。在电影中,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费里尼对女性形象的思索与著迷,圣母、烈女、荡妇的三位一体,母亲与妓女形成了互为表里的对比,而费里尼作品中一再出现的、体态丰腴、巨大的女体,不但是哺育孩童的母性泉源,也是青年性启蒙的开端。答复举报峰峰峰峰 2020年12月27日
为什么总是将费里尼跟木心粘结在一起?倘若从“逃避” 的角度来看,二者的人生皆是为求安在而流亡的人生。换言之,都是在一个动乱无序的世界里追逐一种稳固和永恒。这两位生性害羞的艺术家要么是春天的尘菌要么是冬日的雪花:缀满树枝窗棱;唇涡,胸埠与股壑;平原远山,路和路都覆盖着他们纷纷飘下的情欲;飞扬、飞扬,旋转、旋转——视归如死。正因如此,注入费里尼私人情感的《罗马风情画》在《阿玛柯德》幽默与怀旧的氛围里因众多栩栩如生和风起舞的人而得以全面展开。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那里粉墨登场的《浪荡儿》和《骗子》经由费里尼式演绎逐渐发展成一种逃避现实主义——古典浪漫主义,抑或流向另一个极端:现代法西斯主义。作为现代人,我们都无法从两种无意识的集体运动中真正逃走。但从明亮处想,流亡也许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“抽离”过程吧。答复举报Muto 2020年11月21日